蒸汽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 130. 对东瓯好意 三更合一,226w、22……

130. 对东瓯好意 三更合一,226w、2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李牧和王翦在让朱襄被揍一事上达成了共识。

朱襄都已经在前往东瓯王宫的路上, 他们再烦恼也无可奈何,只能想着朱襄之后挨揍的模样自我安慰。

王翦看向李牧的眼神中有着哀怨。他想,以后都无法再尊敬地称呼李牧一声“李将军”了。

李牧一牵扯到朱襄, 行事就特别离谱。

一般人遇到这种事, 扛也要把朱襄扛走啊,你怎么还随着朱襄的性子来?

李牧坦然地与王翦对视。

王翦默默移开视线。明明做错事的是李牧,怎么尴尬的是自己?

见气氛不对, 朱襄赶紧起了话头,引导李牧和王翦说起越国的过往。

春秋时,越国核心领土在江浙一带。

晋楚争霸, 为牵制彼此, 晋国扶持吴国,楚国扶持越国,让吴国和越国逐渐强大。越王勾践起, 越国进入最繁盛的时期。史书上记载的春秋五霸其中一个版本, 就将越王勾践列入其中。

即便战国初期,越国经历了“越人三弑其君”事件, 国力也仍旧强盛。那时连齐国都惧怕越国, 在越王无疆伐齐时派遣使臣劝说越王无疆,楚国更弱,打楚国。

越王无疆真的信了,调转兵锋去打楚国, 然后被楚威王击溃,越王无疆被杀。齐国趁机出兵,击溃徐州的越军。

越国至此分崩离析,地盘从与齐国接壤,龟缩到浙江南部, 甚至被赶到更远的闽地,与当地土著融合。

一说到打仗,李牧和王翦话就多了。

李牧不能理解:“打仗岂是儿戏?既然出兵,只有进退两种结果,怎会中途变更目标?”

打仗不仅仅是将领带着士兵出征,除了后勤,情报收集也至关重要。战场地形气候,敌方将领兵力,是否可能有援兵……任何细微之处都可能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负。

虽也有迷路之后顺手灭国这种事,但那是力量的绝对碾压。越国难道认为自己碾压楚国?楚威王时,楚国正值强盛吧?

王翦不能理解:“就算要攻打楚国,也该集中力量。为何越王会在徐州分兵?”

越王无疆打楚国的时候,分了一支兵力留在齐国,被齐国击溃。楚军如此强大,越国倾全国之力都难以战胜,王翦想破脑袋也想不出越王分兵的理由。

朱襄道:“打仗的事我不懂,我只是不能理解他已经有好几个成年儿子,为何御驾亲征这么危险的事,还不立太子,导致后继无人,后人分崩离析。他真的很自信。”

朱襄说完这句话的时候,突然想到秦始皇一把年纪(古人四十九岁不算小了)巡游天下,也没想过自己会死在路上,后继无人。大概国君们过分自信是通病。

身在吴城的政儿打了个大大的喷嚏,雪姬赶紧要给嬴小政添衣服。嬴小政嫌热不肯穿,拔腿就跑,一大一小在院子绕圈子。

三人吐槽了一下越王的骚操作,感叹了一下越王无疆的脑回路。

事实比小说更没逻辑,小说家都不会写这么蠢的君王。

偌大一个越国,就因为一代君王骚操作瞬间无了,从诸夏有名的诸侯国之一退化到南蛮,真是可悲可叹。

当年吴越都是被认可为九州(狭义中国)的一部分。《禹贡》中古九州的记载就有扬州。

“祖上阔过”,真是后代锥心刺骨的痛。

朱襄、李牧、王翦三人在马车上说越王蠢,等到了王宫,朱襄就会改口只提越国曾经的辉煌,不提越国的痛处。

他是来交好东瓯的,不是来结仇的。

东瓯王谦恭地将朱襄迎到王宫,几番请朱襄上座,朱襄几番推辞。

之后东瓯王虽不再勉强,但朱襄所坐的位置也与他很近,以表示他对朱襄平等以待。

王翦只知道朱襄洒脱的一面。现在见到朱襄在礼数上分毫不错,真有一种大儒的错觉,不由内心惊讶。

他瞟了一眼李牧的表情。李牧仍旧八风不动,看上去似乎很习惯朱襄的这一面。

王翦在心里暗道,看来自己对朱襄还不够了解。

朱襄好歹也是荀子手把手用戒尺教出来的高徒。荀子教出来的高徒虽说不一定是大儒,但在礼仪上绝对挑不出错。

为了给东瓯王留下一个好印象,朱襄铆足了劲。

就是他劲头铆得太足,让东瓯王浑身不自在。东瓯王身旁陪坐的重臣也感觉浑身就像是被虱子叮咬似的,难受极了。

只有少数重臣眼睛放光,那隐藏不住的狂热神情,让朱襄这么大心脏的人都忍不住移开了视线。

有点可怕。

朱襄先用周全的中原礼数与东瓯君臣拉开了距离感,然后对越国的曾经侃侃而谈,夸奖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