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 131. 台风后淤泥 三更合一,228w、22……

131. 台风后淤泥 三更合一,228w、2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朱襄回来后, 朱襄负责口头教育,雪姬负责揍,嬴小政终于蔫哒哒地改正了在被窝里看文书的坏习惯。

朱襄每到一处地方暂住, 都会在庭院里选一棵笔直的小树为嬴小政记录身高。

嬴小政站在郡守府的小树旁,摸着树干上的刻痕, 踮着脚尖比了一比。

嬴政啊嬴政, 你要快点长大。等你长大后, 舅父舅母就不会能再威逼你睡午觉了。

所以睡午觉这种事就该禁止啊!是谁首先助长这种懒惰的风气?!

朱襄看着嬴小政在树干前先踮脚尖,最后蹦跳起来,忍俊不禁。

自家政儿真是太可爱了, 必须在养崽日记本中记一笔。

朱襄在吴郡没待多久,在叮嘱嬴小政在农闲时别忘记组织灭钉螺后,又带人匆匆回到了东瓯。

吴郡的杭嘉湖平原和宁绍平原虽然是后世产粮大区, 极具开发价值, 但血吸虫病也十分泛滥。

特别是杭嘉湖平原,后世在鱼米之乡中,物产丰盛都算前列的宝地,这时候就是瘴气密布, 水蛊遍地的“死亡之地”。

朱襄知道开发这里会死多少人。

李牧和王翦南下时除了掠夺物资,也会掠夺战俘。那些战俘刑徒的生命大多都被填在了这里。

在这个生产力条件下,任何一处蛮荒之地的开发,地底下都埋葬着数不清的生命, 同类的血肉成了蛮荒之地变成膏腴之地最好的肥料。

朱襄曾想过能不能提高战俘的待遇, 但李牧只让他别看, 别问,别想。

朱襄还是想了。

开发蛮荒之地必须用人命填,不用战俘的人命填, 就是用秦人的人命填。

现在秦国刚将南秦之地收入囊中,过多压榨原住民,秦国在当地的统治就会不稳。

开发蛮荒之地是必须的,填进去许多人命也是必须的,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打仗,战俘,刑徒。

这一条铁律,从部落时代就开始存在。

何况李牧对待这些战俘,放眼整个战国也算不错。他制定了类似军功的“立功”制度,只要每日干活够多够好,就能脱离战俘身份,成为秦国平民。

越人回归部落制后,俘虏在没东西可吃的时候甚至可能成为储备粮。现在他们不仅没有被故意虐待,还有可能成为拥有田地的平民,他们自己都觉得不错。

俘虏大多是百越贵族的奴隶,他们在百越可没有自己的地。

总之,用战俘的命填杭嘉湖平原这种事明明很残忍,在这个时代居然还算是“仁慈”了。

若不是李牧结识了朱襄,被朱襄的思想影响,也不会对战俘如此好。

朱襄想明白这件事之后,在自己的计划书中勾掉了一部分计划。

开发吴郡和百越需要大量人力,朱襄知道百越的奴隶们生活得很惨,本想引诱那边的奴隶逃亡,成为秦国的平民。

现在他明白,如果他这么做了,已经渐渐把自己作为秦人的吴郡平民就要闹了。

吴郡人当了许久的楚人,虽然楚王自称蛮夷,但楚国作为周朝正统诸侯国,他们已经当作自己是正统的文明人。

即便他们祖上可能与百越同源,但现在百越是蛮夷,他们是文明人,这是事实。

让一群蛮夷没有任何代价地抢夺他们的土地,直接成为与他权利等同的人,就像是后世让难民直接入境一样,当地人绝对深恶痛绝。

这与中原战乱时民众互相逃亡不一样。在中原人心中,其他国家的平民地位与自己等同。蛮夷是完全不同的。

蛮夷要融入秦人,得到当地人的认可,就必须付出足够的代价。

比如在垦荒中做出巨大贡献,或者在战争中立下较大军功。

无代价地对蛮夷好,就是对秦人不好。李牧给朱襄上了一课。

朱襄能为赵国战俘拼上性命,因为他是赵人。

但现在他是秦人。

何况当年就算赵国战俘在长平的境遇也并不好,每天都有战俘缺衣少食或者因为伤病死亡,秦人的后勤可不会覆盖到赵人。

朱襄在心里默念,人有亲疏远近。他只有一双手,只能握住眼前的事物。

然后划掉了计划书上的一些内容。

百越确实能补充吴郡缺少的人手,但李牧和王翦的掠夺就足以弥补这个缺口了。

李牧和王翦甚至觉得舟师已经玩腻了,两人本来就是陆地战的好手。在不算太好的连绵山地上练练兵,对预演攻打也很有好处。所以他们决定联合蒙武,从江西南下,与蛮越练练兵。

蛮越部落各自为政,只要压力不够大,没有灭顶之灾,他们会倾向于用秦军削弱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